登陆注册
17875200000070

第70章 大洋洲建筑文化(3)

19世纪后半叶,继维多利亚风格后,先后出现新哥特式、新巴洛克式等各种建筑样式。J·休姆以新哥特式风格设计了圣安德鲁教堂。墨尔本、悉尼成为大型建筑最集中的城市。20世纪以来,在政府大厦、图书馆、画廊等建造中,在一些探险家、政治家纪念碑的设计中,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30年代以后,殖民文化的痕迹趋于消失,出现像H.塞德勒这样以国际样式知名的建筑师。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建筑史上的杰作,由丹麦建筑师J·伍重设计,1973年建成。它以形如群帆的屋顶著称于世,成为现代建筑中运用具体象征手段进行创作的典范。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本世纪中期建成的一座著名的演出建筑,它的外形与历来的一切剧院都不同。这是较早地突破正统现代主义建筑“形式跟从功能”信条的一座优美的建筑作品,尽管悉尼歌剧院的造价一再突破预算,工期拖延长达十多年,而一旦建成后,立即获得公众广泛的喜爱而成为悉尼市的标志物。

2.澳大利亚建筑特点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著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著人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带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

堪培拉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东、南、西三面都有低山环绕,莫朗格格河流贯市区。堪培拉是个年轻的城市。1842年时,第一批英国移民开始来这里定居,放牧羊群,称这里为坎伯拉,1836年时更名堪培拉。澳大利亚联邦建立后,首都建在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对此,第一大城市悉尼不满,要求迁首都至悉尼,两个城市争执不下,于是联邦政府来了个折中办法,1911年通过决议,决定在两大城市之间建造新首都。堪培拉这个牧羊地方就被选作建造新首都的基地。1913年开始兴建,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使堪培拉的建设断断续续拖了14年,1927年5月首都正式由墨尔本迁到堪培拉。

堪培拉的建设是按照英国建筑师格里芬的方案进行的。城市的中心是一条长8公里的人工湖,由西向东,将堪培拉分成两部分。这人工湖就以城市设计师格里芬的名字命名。湖的东西两端有两座大桥,一座叫“国王桥”,一座叫“联邦桥”,将全城连成一体。湖水清澈,湖中有高达100多米喷泉,似彩虹升空,十分壮观。

宽广的街道两边,有两三排并列的观赏树木,草坪似绿色地毯,鲜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堪培拉的高大建筑物很少,90%以上的居民住宅都是一家一幢的两层小楼。政府规定未获批准者不得修建围墙,连外国使馆的房子也没有围墙。政府负责提供花草树木来绿化房前屋后。造型各异的房屋前后都是红花绿草,绿树成荫。许多商店也象住宅一样,被绿色所包围。汽车可以开到每户人家的门口。市区周围也有许多开阔的林地和公园。堪培拉没有市中心和市郊的区别,到处是碧绿茂盛的树木和清新的空气。堪培拉的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85%。所以它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第三节)澳大利亚建筑类型与典范

澳大利亚为太平洋和印度洋所拥抱,大数人居住在东岸85公里的海岸线上。而且,如今的居民来自上百个国家,因此,多元的文化,各类民族的习俗,在这里得以生存发展。这也是各类建筑之所以能够发展、衍生和和谐生存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的建筑博采众长、勇于创新,使得一些当代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国会大厦,堪培拉计划甚至走在了世界建筑的前沿,这可清晰反映出大洋洲建筑的开放、多样、尊重自然等地域特征。

1.城市标志建筑

悉尼歌剧院又称海中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全国表演艺术中心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是澳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悉尼歌剧院已成为悉尼的城市标志。

它矗立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贝尼朗岬角上,三面环海,南端与悉尼市内植物园和政府大厦遥遥相望,环境位置十分优越。悉尼歌剧院占地近2万平方米,长183米,宽118米,主体建筑采用贝壳形结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4对壳片成串排列,3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相连的歌剧厅和话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这些壳片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拼成的,壳形屋顶中最高的为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所有的壳片外表都覆盖着莹白闪烁的白色瓷砖,都经过特殊处理,能抵御海风侵袭,共有100多万块。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桃红色花岗岩石铺面,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就设在大台阶下面。

走进剧院,犹如进了水晶宫一般,剧场宽敞明亮、富丽堂皇。在悉尼歌剧院这座世界罕见的建筑群中,音乐厅最为壮观。演奏台建在大厅的正中,环绕演奏台,是2600多个风帆状的座位。大厅的墙壁、屋顶和座位都用特殊材料制成,以取得最佳的音响效果。后壁顶端耸立着有1万多根铜管的大型管风琴,最大的一根铜管长达9米,重340公斤。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歌剧厅有半圆形的座位1500多个,在每个座位上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演出。舞台非常宽阔,台上悬挂着澳大利亚艺术家用高级羊毛织成的大挂毯,挂毯为红色,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组成,好似道道阳光普照大地,人称“太阳之幕”,在灯光的照耀下,艳丽夺目。话剧场可容纳500名观众,舞台上是一幅“月亮之幕”挂毯,长9米,宽16米,用蓝、黑、白、棕、黄5种羊毛织成,看上去恬静悦目,给人以月夜朦胧的幻觉。

休息室设在壳体开口处,由2000多块高4米、宽2.5米的玻璃镶成的玻璃墙面,令人叹为观止。凭墙眺望,美丽的悉尼海湾风光一览无余。旁边的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可接纳6000余人进餐。此外还有电影厅、大型陈列厅、接待厅、5个排练厅、60多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等大小厅室900余间。他们都巧妙地被设置在底座里。这些厅室装饰华丽,布置讲究,颇具艺术色彩。悉尼歌剧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歌剧院,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演出中心。它的魅力,主要在于其独特的屋顶造型及其和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整体效果,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2.文化场馆建筑

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是世界重要图书馆之一。这是一所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大楼,四周围绕着白色大理石柱廓。馆内藏书200万册,还有大量微缩胶卷、影片、手稿等。

澳大利亚国家艺术宫是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收藏和展出主要是1880~1960年间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现代派画家波洛克的名作《蓝柱》、俄国艺术家马利维奇的《建造中的房子》、法国马蒂斯的《欧罗巴和公牛》,还有莫奈和莱热的作品。宫内还有不少雕刻艺术和装饰艺术作品。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是1917年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澳军将士而建的。建筑形似堡垒。馆中有记述澳军战迹的文物、图书、照片、电影胶卷等资料。实景模型中有澳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个重大战役的场面。那硝烟迷漫、炮火连天的激战场面重新向观众展现。馆前草坪上展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澳军击沉的日本潜水艇。馆内还有澳军缴获的日本、德国军队的大炮、飞机、火箭等战利品。

澳大利亚的美术馆。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中心。1982年10月正式落成开放。艺术宫中收藏和陈列的大多是世界上19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C·莫奈、H·马蒂斯、J·波洛克等人的作品。它还设立了从事保管、收藏、修补、复制和研究等专门机构。

艺术宫本身是澳大利亚建筑的杰作。它是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内设11个展厅,珍藏着澳大利亚美术佳作7万余件,还保存有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众多名品。艺术宫占地两公顷,建筑物高23米。从外表看,它的三个侧面犹如随意堆砌的零散小房。而正面则显得堂皇、庄严、凝重。它内部造形独特,主要展厅的墙壁成曲折的梯形,千回百转,形态各异,就像是幽房曲室中的重重围屏。11个展厅分别设在3层楼中,观众可以乘电梯或从楼梯、斜坡上下。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哈里·霍华德设计的雕塑花园,园内的树木丛中,安放着50个人物雕像和纪念碑,在绿树、碧水的衬托下,整个花园的景色和谐、宁静。

艺术宫顶层展厅,陈列着澳洲历史艺术品,有澳洲主要名画家的杰出作品,也有许多人们喜爱的具有澳洲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从澳洲各地收集来的,其中大多是1880~1960年期间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摄影、插图和雕塑以及自然艺术、民间艺术和土著艺术等,观众从中可以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

艺术宫也收藏了许多西方古今精华艺术品,有美国现代派艺术家波洛克的名作《蓝柱》、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欧罗巴和公牛》、标志法国现代艺术开端的油画《塞纳河畔的少女》、俄罗斯艺术家卡西米尔·马利维奇的《建造中的房子》、意大利罗可可画派的典型作品《金光灿烂的天花板》、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油画《池塘中的睡莲》和莱热晚年的巨幅壁画等。此外,艺术宫中还有各种来自亚洲、大洋洲、非洲地区的艺术珍品。

艺术宫是由悉尼市商人科林·麦蒂根设计,从兴建到展出,耗费5320万美元,此外购置美术作品花费约4000万美元,其中美国现代派艺术家波洛克的名作《蓝柱》就值200万美元。艺术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展品的丰富内容吸引着公众,是澳大利亚建筑艺术的一个杰作,也是一个荟萃艺术佳品的宝库,被人们誉为“堪培拉的艺术之花”,人们漫步其中,能够得到极好的艺术享受。

3.教堂建筑

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海滨,濒菲利普港湾顶端的亚拉河口,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市区占地800余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悉尼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文化名城。由罗伊·格劳斯设计的维多利亚国家艺术中心是维多利亚州的艺术殿堂。由墨尔本音乐厅、拥有3个剧场的戏院、维多利亚国立画廊三座建筑物组成的国家艺术中心始建于1973年,1984年10月29日正式开业。白色的铁塔和下面的建筑群相映成趣,犹如一个正在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明星和她飘撒的裙子。现已成为墨尔本的象征。

墨尔本圣保罗教堂在墨尔本市中心,是一个位于弗林德斯街和斯旺斯顿街交汇处的英国圣公会大教堂。由英国建筑师威廉巴特菲设计,建于1891年,它是墨尔本最早的英国式教堂,也是墨尔本市区内最著名的建筑,它之所以闻名还因为它是以蓝石砌成的,而且墙壁上有着精细的纹路。1932年,教堂又加了3根尖塔,使它看起来更加雄伟。该教堂外面的草坪上有一尊马修·福林德(澳洲最早的拓荒者)的塑像。圣保罗教堂是免费开放的,教堂的大门非常有厚重感。走进圣保罗教堂,内部灯光比较昏暗,有种威严的阴冷感,教堂在空间上显得比较空旷,屋顶很高大,美丽的彩画玻璃带有明显的西方风味,给人的感觉就是时光倒转到了古代欧洲,庄严而宏大。

同类推荐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世界建筑文化

    世界建筑文化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都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它们散布于世界各大洲,点缀于高山、雄踞于平原、展翅于海滨、沉埋于黄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迹。它们在承载人类的历史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主要向读者展示了五大洲各个国家地区的建筑文明,包括历史传承、建筑的类型与风格,以及建筑技法等,本书集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相信通过浏览本书能使你对世界建筑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晰的了解。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空间的诗学(译文经典)

    空间的诗学(译文经典)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本书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秉持“融贯学科”的系统理论观,探索古镇保护研究的地域时空视角与理论方法。研究立足于城市规划学科,以巴蜀古镇为课题对象,在古镇保护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分析了古镇保护导向,并对古镇保护的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进行了展开研究,意图探索并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基本理论。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建筑学、历史学、城市社会学、文化地理学等研究、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热门推荐
  • 嫡女妖娆:跳槽做皇后

    嫡女妖娆:跳槽做皇后

    职场白骨精穿越成为死了娘的嫡女,被姨娘处处欺压,还带着拖油瓶小弟弟。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姨娘嚣张,顶回去便是;父亲不仁,卖掉府邸;出逃如山,落草为寇,甚至让自己的父亲吃了败仗。结果被招安后那个小皇帝就这么出现在她的视野里,盯着一张秀气好看的脸,腹黑地给她捅刀子。还一不小心被吃抹干净。-小皇帝这兵部尚书这工作我不干了!-不干啊,那朕的皇后这职务,爱卿可还看得上?
  • 别了,我挚爱的人

    别了,我挚爱的人

    漫漫人生路,总会遇到那么几个人渣,也同样会遇到那么几个婊子白莲花,知己没有多少,而爱她的人,只有他
  • 探异谜宗

    探异谜宗

    山海异兽,历史大墓,奇幻又充满神秘的色彩。
  • 驶向前方的车不会回来

    驶向前方的车不会回来

    你的笑容对别人绽放,你的悲伤我来收藏。我爱看痞痞笑的你,讨厌你等待的的孤独背影。
  • 世界的何处有你

    世界的何处有你

    假如心灵得不到滋养,必将一天天变得憔悴和衰竭。可以说比身体的老去更可怕的是心灵的干枯。清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清楚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擦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呵护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自我潜能。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全身心的心灵自疗。本书以平凡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潜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超脱和开阔的视野,帮助身心疲惫、迷茫压抑的读者清除心灵中的杂草,看见生命的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
  • 我的小仙女呀

    我的小仙女呀

    我作品还没写,最多也只是构思一下,不知道咋写,emmm,等写完了再说简介的事叭
  • 带你走进破案现场

    带你走进破案现场

    一桩桩离奇的案件,一起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死神的夜半钟声已经敲响,究竟谁才是幕后的boss……
  • 玉剑游之魔域纵横

    玉剑游之魔域纵横

    魔族入侵白龙王朝能人尽出控金力,食月力,灵视且看王玉章怎样凭借自身实力阻止魔族的惊天阴谋
  • 连环梦之国军小兵

    连环梦之国军小兵

    社畜杨大宝工作后,发现了自己的特殊体质:每晚的梦境都会接着上一晚,除非在梦中达成某个目标,梦境才会结束。但是目标往往是未知数,只能基于环境推测。这次大宝在梦中回到了1933年…
  • 主任来了

    主任来了

    错过了7年的爱情,因为我的逃避,对不起,朝阳,这一次,我不离开,你可愿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