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1600000053

第53章 探索外星人之谜(6)

1959年,英国焦德雷尔班克无线电天文观测台台长伯纳德·洛弗尔先生接到一位杰出的瑞士同行的来信。这位美籍教授科科尼在信中向他阐述了宇宙中到处都有生命存在的理由。教授写道:“在某些星球上很有可能存在着比人还要先进的动物。”几乎与此同时,剑桥大学霍伊尔教授于1960年也发表谈话说:“不应当把谋求同外星文明取得联系的努力看做是科学家们的心血来潮,而应当把它看做是我们人类文明正常发展的前景。”1959年前后,一些高级科学家认为另一个文明星球同地球的联系是可能的,问题在于把这个思想臻于完善,并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科科尼教授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他制定了世界第一个科学计划,准备记录外星文明向深邃的宇宙天意中发射的智能信号。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无线电天文观测台对此计划非常重视,但它的射电望远镜规模不大,直径只有27米(1970年进行了扩建,无线电接收器的直径改为91米),它的有效观测范围是15光年。当时探测可能住有居民的只是10个星系,科学家们设想这些星系都有自己的太阳。科科尼选择的探测目标是两颗星:107光年远的TauCeti和109光年远的EpsilonEridani。科科尼教授看中的这两颗星,其特点很像我们的太阳:旋转慢(这表明它们周围可能会有行星存在)和年龄相同(约50亿年)。由于这些星体离我们地球较近,因此天体物理学家对它们的认识较全面。一些最大胆的科学家们还设想,在这两个星系里可能存在着神一般的同形同性的智能。在承认宇宙里还存在着别的生命的同时,一般人又无意识地认为“他们一定同我们一样”。鉴于这种原因,科科尼感到有必要到其他太阳系里去探索。

科科尼接着在《自然界》这个最优秀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计划的细节,当即得到了美国的弗兰克·德雷克和威廉·沃尔特曼两位博士的支持,他们迫切希望尽快落实这项鼓舞人心的“奥盛玛计划”。他们获准可在短时期内利用美国格林·班克射电望远镜,对那两颗星体进行测听。弗兰克·德雷克和威廉·沃尔特曼满怀激情地日夜守在仪器旁,聚精会神地一连听了3个月,但希望破灭了,热情冷下来了,他们什么也没有收听到。外星人并不住在这两个星体上,或者虽住有外星生命,但他们较为低级,还不知道如何发射无线电信号。当然,也许他们是十分高级的动物,发射的是我们的技术无法收到的另一种信号。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他们所选择的波长技是德雷克和沃尔特曼博士所不能收到的。

有一个困难是很难解决的,即收听外星人的信号时应该用怎样的波长。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吧,1997年,巴黎的一些生态学家在调频时发现了一些从未听到过的电脉冲。这些好奇者只知道事情发生在18时左右,但不知道波长是什么。他们不得不一再旋转旋钮,希望能再次找到先前听到的那个电波。可是这好奇者没有成功……上述两位美国天文学家3个月的经历也许同这些巴黎的好奇者一样吧。他们根据科科尼的建议,决定采用21厘米的波长——即氢波长,来收听外星文明的信号。鉴于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氢,因此美国科学家认为,氢波长可能是各个住有居民的星球之间的纽带,而且全世界的天体物理学家们都持这个观点。可是这一点真有把握吗?再说,两位美国博士已经听了3个月,“奥兹玛计划”已遭失败。因此,一些科学家拒绝科科尼的建议,主张使用21厘米的半数(即105厘米)或双倍数(即42厘米)的波长来测听,认为这样的成功概率最高。不过直到1977年为止,氢波长仍然是天体物理学家们最爱用的波长。由于一些技术原因(银河系深处的声音淹没智能信号),发射频带必须在330厘米之间。这一点大大地缩小了寻找外星信号的可能性。外星人的技术难道也局限在这个范围吗?“奥兹玛计划”失败了。但同第一颗人造卫星和人类踏上月球一样,这个计划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在1960年5月至7月进行的“奥兹玛计划”——第一个测听外星人文明信号的计划——失败以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又进行了多次尝试。

1976年4月6日,全世界的宇宙探索者汇集到了巴黎,专门讨论同外星文明通讯联系的问题。与会的人们对“奥兹玛计划”以来16年的探索进行了回顾。在法国航空和航天协会的提议下,大家就“塞蒂”(Ceti)——即同外星智能取得联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塞蒂”尾10年前(1965年)出现的,这个令人振奋的主张像一条导火索一样在全世界科学家中间蔓延开了,人们在心理上逐渐适应了这个问题。

这次会议是人类在探索外星人的征途上迈出的新的一步。大家知道,1953年斯坦利·米勒做的“原汤”实验是这方面的头一步,“原汤”经过化学演变创造出了氨基酸这一生命的要素;1957年10月,人类破天荒第一次冲破了地球的引力,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人轨道,这是探索宇宙的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奥兹玛计划”,以及承认宇宙间另一些行星上可能存在着智能生命,我们希望同这些智能生命发生接触,哪怕是单方面的联系也行。这一次,1976年4月6日的巴黎会议,全世界的科学家改变了过去单干的局面,济济一堂,共商“塞蒂”大计。1960年,即美国实行“奥兹玛计划”的那个年头,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4年以后,于1964年5月20日至23日,在南苏联亚美尼亚的比尤拉坎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外星文明和星际无线电通讯会议,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次会议是1961年举行的,地点就是执行“奥兹玛计划”的格林·班克天文观测台。那次会议开得很秘密,当时人们还没有提起“塞蒂”问题。只是到了1971年美国和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再次在比尤拉坎开会时,“塞蒂”这个名词才第一次出现。1972年,世界各国科学家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塞蒂常设委员会”。

在1976年的巴黎会议上,专家们对我们所处的星系里可能存在多少智能文明做了新的估计。法国奥尔塞理学院物理系协教阿兰·迪帕认为,在我们这个星系里,约有10亿到100亿个星球可以同我们取得联系。这个估计够惊人的,兴许是令人不安的……在这么多智能文明中,我们能代表什么呢?我们的工艺世界其历史还不到一个世纪呢!在这数十亿星球上生活着千差万别的智能,他们在思索、在行动、在建设、在前进,那么我们地球人该处于何种地位呢?

人们的设想出现了这个突飞猛进的变化——10年以前,人们还只是认为每一个星系里只有几个星球上住有居民,认为生命是例外的偶然产物,而不是宇宙化学的必然结果——就连巴黎大学的生物物理学教授比韦先生也接受了阿兰·迪帕的大胆估计。10年的时间在宇宙演变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人们对星体上出现生命的可能性的看法竟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现在大家确认,外星人确实有。在我们这个星系的其他太阳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星球,那里可能生活着比我们人类更为先进的智能!

科学家们在“塞蒂”问题上的态度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由被动转向主动:先前只是被动地收听别的世界可能发来的无线电信号,而现在已是主动地向太空发射电波了。这可以说是地球人探索宇宙生命的第四步。且1974年11月16日,在美国的波多黎各岛,世界著名的强大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Messier~13星团发射了一束无线电信号,共有1679个双重符号,分为73行,每行23个符号。其中有一组符号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女人还领着一个孩子。

这些符号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实在渺小得可怜,而且我们在宇宙中的形象一定会发生变形,因此,谁也不会收到它。然而,这是我们地球人向外星人伸出的第一只手。这个创举在心理上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会讥笑星际通讯的尝试了。从前,我们总是沾沾自喜地认为地球是宇宙万物之中心,可打那以后,人类对自己在宇宙空间所占的位置以及自己在万物生灵中所占的地位开始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估计了。“奥兹玛计划”似乎已是十分遥远的过去了。从那以后,美国人和前苏联人又组织了七次大规模的监听活动,监听的波长各不相同,所用的仪器越来越精密高级。其中有五个监听计划现在还在实施之中。

1976年12月4日,在美国的要求下,同时又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国际通讯委员会在日内瓦开会,进一步研究了外星文明可能发来的无线电信号问题。这项研究工作是由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第二小组负责进行的。该咨询委员会在一份决议中说:“许多学者认为,我们这个星系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智能生命。”“电磁波是探测外星智能生命的唯一有效的手段。我们认为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收录外星文明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完全可以设想,凡由智能发射的信号是可以分辨得出来的。”

本着这些精神,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首先着重研究外星文明可能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探索地球人向外星人播发信号的应该使用的最佳频带。

直到1977年,全世界计有70多位著名的科学家致力于星际无线电通信的研究工作。就目前来说,星际通信网已经建立,只是还没有同外星人联系上……

同类推荐
  • 站在巨人肩上-从巴斯德谈微生物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巴斯德谈微生物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百慕大未解之谜

    百慕大未解之谜

    本书围绕百慕大三角海域发生的一切神秘现象展开,对这些神秘现象加以解释,网罗所有与这些神秘现象有关的可能因素,带领读者领略百慕大三角的神秘。
  • 生命的密码下

    生命的密码下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气象百变魔图

    气象百变魔图

    《气象变魔图》本书为您讲述关于气象的各种秘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当代青少年科普文库·新的绿色革命

    当代青少年科普文库·新的绿色革命

    科学的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20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4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受当代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头脑的冷静,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和利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以便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决定其取舍。
热门推荐
  • 中华美德智慧书

    中华美德智慧书

    本书是对先秦诸子经典的国学著作中圣贤智慧的总结,书中重新解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和荀子的文化智慧。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汲取心灵的营养,并对其中的精华做到继承和发扬,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疏晴

    疏晴

    “一句对不起可能从我口中说出你可能不屑于理我,也可能非常不愿听,可我还是要说对不起。文灵,对不起。所有一切因我而起。对不起,毁坏了你的家庭,毁坏了你的爱人,毁坏了所有。对不起”
  • 敢达之四神十二宫

    敢达之四神十二宫

    人类,天翼,虚空,深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实行星际移民,因为天翼的袭击,使得人类在几十年内就完成了本来要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全球移民计划人类进入星空越久才发现原来人类科技在星空中不算什么,比人类科技发达的生物群比比皆是因为星空资源一样匮乏,使得生物群之间不断交战……
  • 暗夜再临

    暗夜再临

    一次变革,一场实验,落魄皇族穿越异界,再战天下。暗夜降临,翻江倒海,混沌时空谁与争锋。天降少女,携手共济,亲梅竹马,迷雾重重,记忆再现,又能解析多少谜题?
  • 荣安郡主

    荣安郡主

    天下一分为四,以及不被承认的夷邦之地。四大城池分别为天都,岸笸,鹤渡和岭陵城池随着天都城主的老来相告,终于上天送给他一个女儿,而此时老情敌岭陵城主也有了第一个孩子,天下似乎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呢!“…………………………“我说,大小姐,我只是一个小僧人,你就不要追着我跑了!"从大小姐出生开始就加入逃亡队伍中去,却扔没躲过这一场人祸。
  • 大佬她太忙啦

    大佬她太忙啦

    帝鸢是在帝都长大的,什么白莲绿茶她都不理不睬,鲜少有人见过她,但江湖上却一直有她魔女的传闻。帝都之人都对她避而远之,恐惧至极!帝鸢:“刚好,我还不想插手那么多呢!”然后,带着哥哥去往了紫藤城。帝都众人万分感激,甚至各大家族连续设宴一个月!几年之后……帝鸢赏着紫藤花,好不悠闲自在!只是……如果没有那么多不速之客就好了!我!是!真!的!很!忙!的!好!吧!……帝鸢微笑:“我只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普通人!”众人不信:“那你魔女的名声又是怎么传出去的?!”帝鸢无奈摆手:“我也不知道啊!”……作者:“请问您有几层马甲?”帝鸢:“并没有很多层。”作者:“骗人!你敢说黑客大佬XX,商业大佬XXXX,娱乐圈大佬XXX等不是你?!”帝鸢惊:“!!!我怎么不知道?!”……鸢临紫藤,枝摇花落。浮生梦,紫渲藤。花落之,梦轮回。天道之子,归于地之。云端巅峰,孰能登之?浴血重生,吾皇归来!……【新人新作,请多多关照!】【本作品随机更新】
  • 女配奋起之另类修仙

    女配奋起之另类修仙

    【小白文,不喜勿进】缪无音误打误撞穿越到修仙大陆,还悲惨的成为女配,正【逗】直【逼】又【加】耿【腹】直【黑】的缪无音从此踏上了艰【爆】难【笑】的修仙路,演绎不一样的精彩仙生。。。
  • 情无可缘

    情无可缘

    龙天天,一个怀着明星梦来到北京发展的小姑娘,却屡次碰壁。在绝望之际遇上顾老师,一个贫穷却有大量资源的经纪人,在她的帮助下,天天一步步踏上成功之路。却不料突发事件,她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导师,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 咖啡精灵

    咖啡精灵

    一个底层精灵逆袭成功,却无法拯救自己;最后一个人类魔法师究竟背负了怎样的使命,他是人类的拯救者,还是历史的大罪人?
  • 从六场出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从六场出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林场“六场”里三个结拜少年从小到大各自不同的命运,进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六场的时代变迁。小说分为十个章节,前半部分写六场:纯美、烂漫、如梦如幻。当现代文明入侵这块淳朴大地时,在大时代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们走上了一条“走出林场”的现实之路。后半部分侧重现实的残酷、都市的荼蘼、压抑与迷失,进而前后形成对比,最终诠释出“抵达”还是“出发”?精神层面的前行与出发、抵达与归宿成了作品最终试图寻找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