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16500000038

第38章 历史的遗迹(2)

但是,这样的认识是否过于表面化了呢?卢新华确实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王晓华对于亲情、母爱的渴望,这通过她对火车上对面孩子睡梦中呼喊“妈妈”的羡慕、自己对母女重逢情景的想象以及得知母亲去世后表现出的巨大悲痛中都能得到彰显,但是,这些都并不能说明亲情得到了回归。当初,母亲被污蔑为叛徒,王晓华离家出走,和家庭决裂,和母亲断绝关系;现在,母亲得到昭雪,被证明是清白的,于是王晓华就又回到母亲身边,承认这个母亲。这说明,王晓华对待母亲取舍亲疏的唯一标准还是政治,在她的心目中,政治的重量还是要远远大于血缘亲情的。这里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晚上,快十点了,她手中还捏着妈妈的来信,她躺在床上看着,想着,恍恍惚惚,她已经回到家中,推开门,见妈妈正趴在写字台上写着什么,见她回来,惊奇地喊了声“晓华”便朝她扑过来。她也百感交集地扎在妈妈的怀里。好久,她挣出头,擦着眼泪问:“妈,你在写什么?”“没,没写什么。”妈妈脸上忽然一阵惊慌,忙去掩桌上的纸头。于是,她疑惑地一步抢过去。夺在手上看时,上面却分明写着几个大字:“关于我的叛徒问题的补充交代。”她两眼盯住她,忿忿地骂了声:“可耻!”转身便往外走。“哪里去?”“你管不着!”可是,妈妈已经抢先一步披头散发地拦在门口了。“啊!”她惊叫一声,从梦中猛醒,蓦地坐起在铺上,止不住双手按着怦怦乱跳的心。“回不回去呢?”她有些犹豫不决了。

对于这个梦我们不需要用弗洛伊德的复杂理论去解析,它向我们透漏的一个最直接的信息就是,在是否回家和母亲相见这个重大问题上,她心灵深处最大的顾虑,还是母亲的昭雪是不是真的。正常来讲,母女亲情是有血缘关系的,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但是在小说中,和政治相比,“母亲”这个伟大的称呼只能退居其后了。作者这样处理人物,反映了在作者的创作意识当中,政治思维还是占领着统治地位。这与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在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新中国建立以后,文艺界通过一系列的方针调整,完成的其实是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工作,或者说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工作。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为通过建国初一系列“红色经典”模式作品的推出,控诉万恶的旧社会,歌颂新生的人民政权,从而达到否定旧社会、肯定新生活的建构意图。《伤痕》这篇小说完成的其实也是这样的工作,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在这里,控诉的对象转变为“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表现它对人的身心的巨大摧残,说明它的非合理性,所要达到的是一种肯定性的效果,即肯定文革后政治路线的正确性。在这里,无论是母亲身体上的伤痕,还是母子心灵上的伤痕,充当的都是一种论证过程中的论据角色,在本质上,无论作者是否能够意识得到,他的目的其实不在于展示伤痕,展示伤痕只是作者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在《伤痕》这部短篇小说中,除了王晓华与母亲这条显在的亲情叙事线索外,还有一条隐蔽的爱情叙事线索,那就是王晓华和苏小林之间的爱情故事。其实,就叙事资源来讲,王晓华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已经具备了自足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情节和主题都很完整的故事,剔除其中的爱情成分,于文章似乎毫无损伤。

我们知道,在“十七年”文学中,虽然爱情题材是一个禁区,很少有人涉及,但这并不妨碍在其他题材作品中掺入爱情因素或插入爱情情节。这无论是在主流的革命战争题材作品中,还是在“双百”方针鼓舞下,致力于干预生活的暴露文学中,均不乏例证。但是,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特征,爱情叙事的目的并不仅在于叙述和表现爱情的个体经历,更在于通过爱情叙事构设出相关历史语境中个体爱情的意识形态化存在,并同时促进整体叙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比如,在《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几乎全程伴随着爱恨情愁,从余永泽到卢嘉川再到江华。但是林道静的爱情经历,更多带有革命的成分。“她对爱情的选择是与对革命道路的探求相吻合的。她的精神履历与她的婚姻成功密切地缝合在一起,可以说她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所爱的人是革命者。”再比如《我们夫妇之间》,主人公“我”和妻子之间爱情叙事的展开,目的并不在于就爱情说爱情,而是通过爱情叙事,颂扬妻子节俭、朴实、博爱的高尚品格,批评“我”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和贪图物质享受的腐化生活方式,作者的主观着眼点在于表现知识分子在和工农大众结合过程中的思想改造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十七年”文学中的爱情叙事,只是意识形态叙事的另一个表现形式,自始至终仍然是服务于政治主题的。

那么回头我们再来看看《伤痕》中的爱情叙事。王晓华和苏小林同为知识青年,在火车上相识。和“叛徒妈妈”的决裂,并没有给王晓华带来政治身份的清白,在主观心理上,她有很强的自卑意识,这种自卑心理从母亲被定为叛徒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组织上对她也并不信任,虽然她采取了很决绝的方式对待母亲的来信和寄来的东西,她的入团问题还是没有通过组织的审查。亲情缺失,环境艰苦,自身又不被认可,在这样无助的情况下,和苏小林爱情关系的确立,对王晓华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情暂时可以成为王晓华全部生活和生命的寄托。“她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宿舍里、田间又有了她的清脆的歌声,而且面庞上也有了微红的血色,更显出青春的俏丽。”作者所作的所有这些铺垫,都是为即将出现的“突变”做准备的。由于和王晓华的关系,小苏工作调动的事被搁浅。这个打击对王晓华来说是巨大的,“她现在似乎已经真正理解了她所处的地位和她的身份”。如果说此前爱情的甜美暂时冲淡了政治身份的苦恼和焦虑,那么这一变故无疑又将这种苦恼和焦虑重新推到王晓华的面前,甚至更加严重。“这以后,她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比先前更沉默寡言了,表情也近乎麻木起来。”至此,作者的意图再清楚不过了,如果说王晓华和母亲之间的显在线索控诉的是“四人帮”对亲情的破坏,那么王晓华和苏小林之间的隐蔽线索控诉的则是“四人帮”对爱情的肆意践踏。两条叙事线索内在上是一致的,完成的都是对“四人帮”极左路线非法性的控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晓华和苏小林之间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作者假借的一个叙事资源,它是以爱情的名义,完成了政治性的说理阐释。这和“十七年”文学中的爱情叙事在本质上如出一辙。

当然,除了上面提及到的三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进行类似的考察。比如在语言上,很多地方都留有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影子。一对回沪探亲的未婚青年男女“谈着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大好形势”、王晓华和小苏“建立了越来越深厚的革命情谊”,还有最后王晓华口号式的表白:“‘妈妈,亲爱的妈妈,你放心吧,女儿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我一定不忘党的恩情,紧跟党中央,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这些都说明,《伤痕》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篇之作,虽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但无论是内在的思维逻辑、叙事结构,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语言特色,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此前文学的陈迹。这是历史的宿命,而不是作者创作水准的问题。

指出这篇小说的这一特性,没有追逐时尚、全盘否定的意思——虽然现在许多人对这篇小说的评价越来越低。相反,我认为,这篇小说虽然艺术水准不是很高,但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这篇《伤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新时期文学虽然一直致力于文学自主性的追求,但在整个80年代,文学的目光始终在追随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比如伤痕文学回应拨乱反正,改革文学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摇旗呐喊,寻根文学无疑是文化热的伴生物……在形似显要和辉煌的背后,80年代文学始终在牺牲着自我的存在。这一状况与“十七年”文学甚至文革文学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异。笔者之所以要对《伤痕》这篇小说进行再解读,目的就在于提醒大家,在充分肯定新时期文学的开创意义的同时,不要忘记新时期文学对以前文学资源和非文学资源的继承,绝对的断裂是没有的。

同类推荐
  • 飘落的岁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飘落的岁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我们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打发每天的时光时,岁月却像落叶从我们身旁随风飘去,无声无息,似乎没有一丝痕迹。书中的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记录了世纪之交的几十年时间里,正在消失的民间作坊、民间杂艺、民间百工、农具百事、生活大观等。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托斯卡纳艳阳下

    托斯卡纳艳阳下

    《托斯卡纳艳阳下》是美国知名作家、诗人弗朗西丝·梅斯的长篇代表作,记录了她来到意大利古镇托斯卡纳醉心生活、耕耘劳作的点点滴滴。一栋古宅,容我长在托斯卡纳。艳阳高照的昼,是愉悦唤醒身体,在田间初探橄榄,沿古道寻访山城;无眠静谧的夜,有安宁陪伴灵魂,随着月光映在地板上的方形光影,慢慢舒展徜徉。我数过,鸽子每分钟会咕咕叫六十声。山顶上的伊特鲁里亚石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我们可以慢慢聊天,有的是时间。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落花时节惟忆君

    落花时节惟忆君

    即便心灰意冷,也会有死灰复燃的一天,那一刻,火光那么耀眼;即便冷酷无情,也终有动情的时刻,那之后便覆水难收。
  • 疾风遗梦

    疾风遗梦

    :以100年后的日本为舞台,讲述得到神之力“咒力”的人们在名为“八丁标”的结界中形成了小型社会。然而在这样的小型社会中,情报、思想、记忆、爱、生命都被管制着......,然而有一天以早季为首的一群少年们,对这个抚养自己长大的世界产生了好奇。究竟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人类的历史背后究竟沾染着多少鲜血,为了追求这些疑问,少年们开始了赌上性命、保护朋友的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幻神灵

    迷幻神灵

    来自天眷神体的算计,无语伦比的命运。绝对的逆道。
  • 早安少女燃萌日常

    早安少女燃萌日常

    这是个小萝莉,被宠上天的日常。这是个小可爱,在线暴躁的日常。当某天遇到那个少年之后,她的生活彻底的开始转变。原本不可以招摇的身份,也变得顺理成章。某心机男不知为何要帮她。你还有我,我不会走。打从遇见他开始,他就像块糖一样黏在她的身边。他说他的生活不应该只有战斗和睡觉,他还不能没有她。【甜宠爽文,配角助攻1V1】
  • 任性总裁变身侦探追爱吧

    任性总裁变身侦探追爱吧

    在遇见她之前,他是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却在遇见她之后一见钟情立马结了婚。他说她是他这辈子最爱的女人,所以宠她爱她惯着她就是为了完完全全吃定她。但是,她就是不踩他!可怜他一路宠她上天甚至精分追爱,好不容易她爱上他了,却又接连发生各种变故——。他不就是想好好和她过日子,可是为什么就是那么难?
  • 师尊为何要这样

    师尊为何要这样

    “哇,少年,先别走,不得了,不得了呀。”“有灵光自天灵盖喷出,你知道吗。““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真是百年一遇的练武奇材,来,我这里有部《九龙御风决》练成之后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啊,相见即是有缘,十个金币卖给你呀。”众弟子“师尊又在骗人了。”这是一个无良师尊带领着一群弟子纵横万界的故事。忽悠,坑蒙拐骗,无往不利。这么忽悠没被人打死?因为有实力“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 九转绝仙

    九转绝仙

    入玄门鬼域,闯魔灵空间,过道之天桥,渡无边之海,傲世神诀,九转凌天!
  • 王爷我们可不熟

    王爷我们可不熟

    古代架空,修真,双重生,一对一男女身心干净。他少年从军,战功赫赫,是唯一被封王的皇子;传闻他双腿不良于行,生性冷酷邪魅,凶残暴虐;传闻他断袖之癖,其三丈之内无一女子近身;她,一介医者,行医救人,行善事,积善德,却不想被亲人算计,一场李代桃僵的嫁娶让她与他相遇,奈何情不深缘又浅,一朝变故死生不见。重生后,他还是传说中的他,人前依旧淡漠冷酷,人后他所有的深情只给了她一人。他誓要再续前缘;她是她,也不是她,一个契机让她步入修炼一途,而后她只想摒弃前世,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奈何,穷追不舍的他一直纠缠与她。——“娘子,为夫有些不适,你给为夫号号脉。”——“王爷,我们不熟,请您自重。”......
  • 当岁月流去,时光尽头

    当岁月流去,时光尽头

    四年谎言,五年离去,第十年的回国,不期而遇。有些时候,要放下一切,不去恨,不去爱,正如一颗平淡的心。可谁又做得到,如同刺猬,倔强,互伤,又互爱。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两败俱伤。一场不期的灾祸,患上面孔遗忘症,看不清脸。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她仍旧看不清自己的脸,却能看清他的,宛如一刀刀刻在心头的模样,痛到窒息,却还是记着一清二楚。他说,他是她的世界。那么,即使看不清全世界的人,看见了他,就等于看见了全世界。YouaremyeyesYouaremy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