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0200000031

第31章

六恒住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二耳闻声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三鼻嗅香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四舌尝味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五身觉触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六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者。谓眼见色于可爱不可爱。可乐不可乐。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所依止。或等无间。或所缘。或处所。或增上色。以顺舍处作意思惟。若于此色由顺舍处作意思惟。所生妙舍。是名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耳鼻舌身意恒住亦尔。问此中舍者何所谓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应知此中说名为舍。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行舍名舍。六界者云何为六。答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分别此六如法蕴论。六出离界者。云何为六。答一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慈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嗔所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慈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嗔所缠缚。若心犹为嗔所缠缚。无有是处。谓慈心定必能出离一切嗔缚。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嗔缚永断亦名出离。超越嗔缚亦名出离。诸慈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慈心定名出离。二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悲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害所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悲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害所缠缚。若心犹为害所缠缚。无有是处。谓悲心定必能出离一切害缚。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害缚永断亦名出离。超越害缚亦名出离。诸悲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悲心定名出离。三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喜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不乐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喜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不乐缠缚。若心犹为不乐缠缚。无有是处。谓喜心定必能出离一切不乐。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不乐永断亦名出离。超越不乐亦名出离。诸喜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喜心定名出离。四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舍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欲贪嗔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舍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欲贪嗔缠缚。若心犹为欲贪嗔缠缚。无有是处。谓舍心定必能出离一切欲贪嗔。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欲贪嗔永断亦名出离。超越欲贪嗔亦名出离。诸舍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舍心定名出离。五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无相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随相识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无相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随相识缠缚。若心犹为随相识缠缚。无有是处。谓无相心定必能出离一切随相识。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随相识永断亦名出离。超越随相识亦名出离。无相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无相心定名出离。六有具寿作如是言。我虽远离我慢不观见我我所。而我心犹为疑犹豫箭缠缚损害。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远离我慢不观见我我所。无处无容。其心犹为疑犹豫箭缠缚损害。若心犹为疑犹豫箭缠缚损害。无有是处。谓远离我慢不观见我我所者。必能出离一切疑犹豫箭。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我慢永断亦名出离。超越我慢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超越诸慢名出离。

六诤根法者。云何为六。答谓有一类有忿有恨。若有忿恨。便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若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不见法。若不见法即不顾沙门。若不顾沙门便起染著。轻弄斗诤由起染著。轻弄斗诤为所依止。令多众生无义无利受诸苦恼。由此能引无量天人。无义无利诸苦恼事。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有所未断。即应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断无得放逸。汝等应使如是诤根无余断灭。如先未起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皆悉已断。即应发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护。令当来世永不复起。是为正断。善断诤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恼若有嫉悭。若有诳谄若有邪见倒见广说亦尔。复有一类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若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便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若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不见法。若不见法即不顾沙门。若不顾沙门便起染著轻弄斗诤。由起染著轻弄斗诤为所依止。令多众生无义无利受诸苦恼由此能引无量天人无义无利诸苦恼事。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有所未断。即应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断无得放逸。汝等应使如是诤根无余断灭。如先未起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皆悉已断。即应发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护令当来世永不复起。是为正断善断诤根。有忿有恨若有覆恼。若有嫉悭若有诳谄。如是一切皆如前说。有邪见倒见者。云何邪见。答诸所有见。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广说乃至无自觉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邪见。言倒见者。谓即邪见所见颠倒。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者。云何取著自见。答执我及世间常。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广说乃至执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唯此谛实余皆愚妄。是名取著自见。云何起坚固执。答即由取著自见。是故起坚执。云何难教弃舍。答由于自见起爱乐等爱乐现前爱乐。是故难教厌离解脱。

六可喜法者。云何为六。答若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业。是名第一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复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语业。是名第二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意业。是名第三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苾刍。以法获得如法利养。下至钵中所受饮食。于此利养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别藏隐。是名第四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苾刍。诸所有戒。无缺无隙无杂无秽。应供无执善究竟善。受取诸有智者称赞无毁。于如是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无所藏隐。是名第五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苾刍。诸所有见。是圣出离能善通达。若起作彼能正尽苦。于如是见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学无所藏隐。是名第六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于大师所者。云何大师。答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说名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云何有智同梵行者。答解憍阵那乃至广说。是名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业者。云何慈身业。答兴起俱行哀愍俱行所有身业。此中意说名慈身业。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此慈身业和合现前。由斯故说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业是名第一可喜法者。谓如是法是能随顺甚可爱乐。长养端严应供常委支具资粮。是故名可喜法。能发可爱者。谓由此法。能发可爱。能发尊重者。谓由此法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者。谓由此法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者。谓由此法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此中摄受。谓令和合。言一趣者。谓趣一境一味现前。如慈身业。慈语意业应知亦尔。以法获得如法利养者。云何以法获得如法利养。答若诸利养不由矫妄而得。不由诡诈而得。不由现相而得。不由激发而得。不由以利求利而得。然受用时无罪生长。故名以法获得如法利养。下至钵中所受饮食者。谓下至堕钵中饮食。尚共受用。况余财物。于此利养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别藏隐者。谓以法获得如法利养。是名于此利养。若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是名有智同梵行者。以法所得如法利养。应与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应各别藏隐受用。是名第四可喜法等。如前广说。诸所有戒者。云何名为诸所有戒。答无漏身业语业。及命清净。一切皆名诸所有戒。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者。谓于此戒恒随作恒随转。平等共作平等共转。故名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言应供者。谓诸有情有贪嗔痴名为给使。若诸有情离贪嗔痴名为应供。应受给使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常供养故。言无执者。谓圣弟子于戒不起若取若执。善究竟者。谓于此戒善守善护至极究竟。善受取者。谓于此戒殷重恭敬。具足摄受诸有智者。称赞无毁者。谓诸佛及弟子名有智者。此诸智者皆共称赞。无诃毁者。由斯故说诸有智者称赞无毁。于如是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无所藏隐者。云何名为于如是戒。答谓平等戒。平等戒者。谓八圣道支中正语正业正命名平等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谓解憍陈那等。皆名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无所藏隐者。谓于此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一义利共一所趣。彼此相似。是名第五可喜法等。如前广说。诸所有见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见。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于诸法相诸简择极简择。乃至广说。如是名为诸所有见。是圣出离等。如前广说。于如是见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学无所藏隐者。云何名为于如是见。答谓平等见。平等见者。谓八圣道支中正见名平等见。余如前说。如是亦名六和敬法。

六通者。云何为六。一神境智证通。二天耳智证通。三他心智证通。四宿住智证通。五死生智证通。六漏尽智证通。云何神境智证通。答领受示现种种神境。乃至广说。是名神境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诸神境所有妙智。云何天耳智证通。答以天耳闻种种音声。谓人声非人声远声近声等。是名天耳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天耳境所有妙智。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如是。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掉心不掉心。寂静心不寂静心。不定心定心。不修心修心。不解脱心解脱心。皆如实知。是名他心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他心等所有妙智。云何宿住智证通。答能随忆念过去无量诸宿住事。谓或一生。乃至广说。是名宿住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诸宿住所有妙智。云何死生智证通。答如明广说。云何漏尽智证通。答亦如明广说。

同类推荐
  • 恒春县志

    恒春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emocracy

    Democ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陵纪略

    金陵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人福

    痴人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恶少的小甜心

    恶少的小甜心

    她慕雨欣一次意外遇上了他夜寒辰高冷霸气,S市的太子爷,从此纠缠不清。夜寒辰说:慕雨欣你是不是喜欢上我了。某欣说: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喜欢你还没说完,某男就霸道的吻上了某欣。。
  • 重生之侯府嫡女经商

    重生之侯府嫡女经商

    女主叶嘉琳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意外被车撞死了,续儿转生变成了一个婴儿,既然是侯府的七嫡女,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侯爷一代大将,喜女儿,而老天却不知是他杀孽太重,还是造福百姓,再他的夫人生六个男子之后,终于怀了第七胎……今日,全家男儿都等候在一间房门外,听着房里女人哀嚎着,侯爷焦急的在房门外头来回踱步,双手紧握,嘴里念叨着:“一定要生女儿,一定要生女儿……”突然房间里的声音瞬间消失了“哇~~~”的一声女婴的哭声响彻天际。“恭喜侯爷,是女儿,是女儿”接生婆激动的打开门说道。一瞬间所有的人都顺了一口气……
  • 书剑浮生录

    书剑浮生录

    大世将至,八方云动。 寻身世,往轮回。 平乱世,了尘缘。 这一世,仗剑只为伊人怒。 这一世,回首曾经多少梦。 少年从大山里走出,乱世风云聚会,这天下势必有我易尘一席之地。灵之修,以气养身,气旋化海,以气御灵、、、、、、。
  • 道香传

    道香传

    一个凡人修仙之路,一个杀伐不断,冰血无情的世界。千百年追寻,只为得道升仙。
  • 复仇全能魔法公主

    复仇全能魔法公主

    三姐妹本来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有一天,有三个女孩闯入她们的生活。她们以为自己终于获得友谊,没想到,她们被背叛、被骗了,那三个女孩夺走她们的一切。十年后,她们回来了,就是想复仇,告诉那三个女孩,那时候她们的痛苦、伤痛······写得不好请轻喷,毕竟我只是个新手······
  • 夜暮深处遇晚星

    夜暮深处遇晚星

    那是一个很温柔的下午,我遇到了一个惊艳了我一生的少年,少年穿着干净青春的校服,身材修长,肤色白皙,脸如雕刻般,棱角分明,五官立体,好看的不像话。太阳的光线照射在他身上,世间万物仿佛都暗淡了,仿佛所有的一切都不及他如此的耀眼,如此的惊艳,也如此的令人动心……【本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快穿之大佬的兔精

    快穿之大佬的兔精

    林荼荼她是一个上千年的一个兔精,被命运指定。她踏上了身穿,魂穿的道路上,越来越远。世界一:将军家的美娇娘(古代)世界二:恶毒女配的日常(七十年代)世界三:影帝的兔子图(现代)其它世界待定……………………架空架空架空和现实不符合哈,别代入了哈。
  • 漂流黎明的时空

    漂流黎明的时空

    以糖虎小队为主,介绍人类与外星人的奇幻故事。
  • 浪生混沌天

    浪生混沌天

    诸天之中,万族林立,各种文明不计其数。然,其中有一域,乃是以人族占绝大多数的修道之域。因其具独特混沌神气,故谓之混沌神域。百万年前,一场旷世的神域之战,危亡之际,一代混沌神域神主以大神通封印神域外围战场百万年,以此换得混沌神域休养生息的时间,期望后辈人族强者在封印解除之日能有能力与域外敌对势力一战。本文故事就发生在神域封印后的第九十九万九千年零一年,距离封印解除只剩不到一千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被公认为废材的石脉武者沈浪生。然而,人生没有废材,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是一个成功者,能成功者永不言败!一千年对于修道世界而言,时间不算长亦不算短,到底能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