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41400000005

第5章 魏达

君达文化的办公室在朝阳公园旁的一个小院中,紧邻着东四环。楼顶上耸立着一块与楼体同宽的广告牌,两面都标识着“君达文化“的logo,字体苍劲有力,霸气外露,字体上方还有一个由花体字母“j”和“d”组成的图案,看起来很像是京东的总部搬到了这里。

每当路灯亮起的时候,广告牌下方的两排led投光灯也会点亮,用任红军的话说,“无论白天晚上,君达文化的logo一定要是最抢眼的”。任红军没有考虑到雾霾的问题,大部分的日子里,距离两三百米就看不到这块招牌了。

任红军的一身极富传奇色彩,出生成长在西北一个省会城市的部队大院,算得上根正苗红,父母都是军区的干部,背后的人际关系网错综复杂。跟许多那个年代的大院子弟一样,任红军高中毕业就参了军,复原回来又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了几年,90年代初,年近30的任红军辞去公职,南下珠三角做起了生意。

没人知道他在那些年具体做了些什么,只知道他做的是进出口贸易.赚了很多钱。1999年轰动全国的赖xx案发后,任红军关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拿着钱开始四处投资,从房地产到家具,服装,电子,觉得什么挣钱就投什么。资产不断增长的任红军不再满足与做一个土豪,钱已经够多了,他开始琢磨着打造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文化娱乐,体育赛事向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对于任红军来说,买个足球俱乐部不太现实,可是做个文化公司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2003年底,任红军来到中国的文化中心,成立了君达文化。他最初的规划是先切入唱片行业,签歌手做唱片,只要艺人能红,商演,代言,广告随之而来,当老板的自然是财源滚滚,名利双收,然后再顺势进军影视行业。

雄心勃勃的任红军租下了现在的这栋小楼里的一层,签了两个新艺人,又找来唱片制作,企宣,设计,文案,经纪等一堆人,风风火火的开始了唱片的制作。任红军的算盘打的不错,可惜赶上数字音乐崛起的年代,他显然是压错了宝。接连推出了几张唱片,投入市场后都像石沉大海,砸了大笔的宣传费,艺人也是不温不火,媒体追着采访公司老板的情况也没有发生。

那几年,别说是君达文化这种刚起步的小公司,就连索尼,华纳这些大公司的传统唱片业务也是一落千丈,而选秀栏目也正在改变着传统歌手走红的方式。

亏点钱倒是小事,任红军还有其他挣钱的买卖,关键是钱打了水漂连个响声都没有听到。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日益繁荣的舞台剧市场,魏达就是那个时候进的君达。

几台巡演剧目的投入,加上公司的运营成本,君达文化其实也赔了不少钱。不过任红军并没太放在心上,每一部剧都会伴随着各种宣传活动,发布会,开票仪式,观众互动,幕后专访……几轮巡演下来,任红军个人的知名度和君达文化的品牌形象快速的提升,频频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从传统的报纸杂志,到当下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只要跟剧有关的报道,就必然会提及任红军和君达文化,更别说还有不少专门请人发的各种专题。

任红军已经不再是个无名的生意人,现在的他是著名的“戏剧出品人”。这才是他想要的,赔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在资本市场里,这些就是价值,未来能获取的回报会远远超过当下的投入。

公司转型之后,之前做唱片的那些人没多久就都离开了,剩下财务,行政,策划,市场,宣传,还有任红军的秘书,助理和司机,加起来也就不到二十个人。任红军也学聪明了,公司不养那么多员工,演出项目需要的人直接根据需求去谈,按项目合作。

五年来,制作部一直就是魏达一个人,没项目的时候确实还比较清闲,不过只要有项目在进行,魏达就要公司排练场两头跑,晚上回家还有一堆案头工作要完成。魏达几次跟任红军提出来制作部需要招个助理,都被他以公司不挣钱为理由婉拒。

魏达早就想过,在剧组里制造个岗位出来,比如场记什么的,可以当成制作助理用,费用从项目预算里出。问题是这种项目制的合作,等戏演完这个人就离开了,魏达会在带这个人身上白白耗费很多精力。所以他一直也都没有去落实这个想法。

出乎魏达的意料,任红军竟然主动替制作部招了个助理,还是个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女孩。女孩名叫刘亚男,现在还是一所综合类大学传媒学院的学生,一米六的个头,巴掌脸大眼睛,小鼻子小嘴,精神的短发,整个人乖巧干净,看起来有那么几分英气。

十几天前,任红军去她们传媒学院做了个关于演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演讲,演讲结束,刘亚男想办法混进了他的休息室,以一个崇拜者的身份跟他进行了一次对话。

据任红军的助理陈重描述,刘亚男以满腔的崇拜景仰之情,对任红军在音乐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能力。“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捧起人来那真是一套一套的,我都怀疑她说的是不是咱们任总了”,陈重基本上是任红军的跟屁虫,比谁都了解他。

接着,刘亚男把自己描述成一个音乐剧的狂热粉丝,把英国,法国,美国的知名剧目数了个遍,从30年代一直数到新世纪,又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音乐剧市场的状况,并得出结论——对于近几年原创音乐剧产业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任红军做出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贡献,他是这个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听完刘亚男的一番话,任红军对自己是中国音乐剧行业的“麦金托什”已经深信不疑了。俩人的对话,以她自己的诉求收尾,“任总,我特别希望能从事音乐剧相关的工作,您不嫌弃的话,能不能给我个去您公司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呢?”

第二天,刘亚男就出现在公司,任红军亲自把她领到魏达面前,叮嘱魏达要用心多教她,多带她,要让这颗好苗子茁壮成长。那一刻,魏达感觉从伯乐手中接过了一匹千里马。

魏达找出了之前几个剧的预算,合约,排练计划,演出日志等文件,一股脑发给了韩灵,让她先去看,了解演出制作里面涉及到的部门,人员,基本流程,大概的费用,工作职责等等基本情况。任红军没有看错,刘亚男确实是很聪明,不明白的地方魏达跟她一说就能理解,没多久就对整个工作有了基本的了解。

从第二幕排练开始,魏达就让刘亚男每天都去排练场,一方面熟悉公司的剧目,同时了解剧组的人员,另一方面可以在排练过程中逐渐学习舞台剧的知识,了解剧组运作的模式。以前魏达自己也是这样一点点慢慢学的。

有刘亚男在排练场盯着,这些天魏达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把一些案头工作处理掉了。

院线那边根据各个剧院已有的演出安排和空档时间,制定了一个初步的巡演计划,总场次正如任红军所承诺的100场,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的30多个城市。根据这个计划,7月5号北京首演,三场结束后就一路南下,途径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直到广东,接着再往到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然后折向西边到四川,陕西,山西,直到内蒙古,最后再到东北三省。加上路途和装台、拆台的时间,从7月开始,一直要持续到12月底,巡演结束回来也就该准备过年了。

对公司来说,日程安排的紧凑,能节省一大笔运输和食宿的费用。不过整个剧组的人员都会很辛苦,装台拆台的日子里演员还能休息一下,舞台队就很累了,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不过无论是演员还是其他舞台部门,其实都更喜欢这种马不停蹄的日程安排,因为他们是按演出场次拿报酬的,整个巡演的时间越短,相对收入就越高。

这事必须要跟舞台队说一下,巡演里拆装台是很重要的工作,就算不睡觉,也必须36小时之内完成卸车、装台的工作,否则这个日程安排根本不可能实现。魏达拿起手机,给汪大海发了个信息,让他来一趟公司。

一下确定这么多场次的演出,风险还是很大的,谁也不知道票房会是什么情况,口碑又会是什么样,但是合约签了,就算每场都赔钱,也只能咬着牙演完。魏达一直认为互联网公司才会这样不计成本的烧钱换流量,尽管不在一个数量级,但是任红军的魄力还是很让魏达佩服。

君达文化做的几个项目在跟演员们谈合约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除了场次多,能拿出明确的演出计划和演出日程的高效率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演员最怕遇到的剧组,就是那种签一定数量的演出场次,却又没有明确的演出安排,花两个月排练,演完几场就歇,过一两个月再演几场,闲着的时间又不敢接别的演出,万一撞车了可就是大麻烦了。有时候在一个项目上耗费大半年的时间,一共就挣上十几场演出费,非常的浪费时间。只要是以舞台剧为生的演员,谁都遇到过这样的剧组。

魏达正在写着电邮,汪大海就已经到公司了。汪大海又黑又壮,皮肤粗糙,一脑袋抬头纹,看起来比魏达要大几岁的样子,实际上他才25,跟赵悦一边大。

“魏哥”,汪大海跟魏达打着招呼,在他办公桌旁坐下。他之前在一家做会展业务的公司,每天都在干布展,搭建舞台的活,君达文化的前两轮巡演都是用的这家公司的舞台队伍。汪大海是舞台队的头,魏达提什么要求从不废话,干活卖力,遇到问题自己会想办法,加上手下人又听他的,两轮巡演下来舞台队这块就没怎么让魏达费过心,俩人相处的很不错。上个戏演完,汪大海告诉魏达自己打算单干了,再有项目可以直接找他,拍着胸脯保证不会让魏达失望,魏达当然能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舞台队的主要工作是拆装台,装卸车,演出中换景,说白了就是干体力活的场工。但是魏达清楚,就算是“场工”,也一样对演出安全、顺利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一向对他们都是和和气气。

“大海,这么快就来了啊,我还想回完这个邮件,就给你打电话呢”,魏达递给汪大海一份打印好的日程表,加快了打字的速度,“你看看日程等我一下啊,我先跟院线那边邮件确认一下日程,很快就要开始走合约流程了”。

“啊,我刚好就在附近呢,收到信息就直接过来了”,汪大海接过日程,低头看了起来,“魏哥,这个戏的景多吗?”

“9米6的厢车6车”,魏达回答。

“啊?6车景,就一天装台时间啊?”汪大海看着日程直挠头。

“时间是没办法了,最多也就是让剧院多配点装卸车的工人”。魏达写完邮件,点击发送,转过身面对着汪大海。

“那我这边有多少人,多少费用呢,还有,嗯——”,汪大海冲门外努嘴,“咱们出去抽支烟说吧”。

魏达心领神会,拿起桌上的烟,“走”。

两个人都很痛快,一支烟的功夫,就基本上谈定了,一共20人,拆装台,装卸车,演出中的工作都算上,合约签每场一万五,其中有魏达的两千。

这是一件对每一方都有好处的事,对剧组出来说,有一支可靠的,有巡演经验的,熟悉各地剧院的舞台队;对公司来说,成本低于之前那个会展公司;对汪大海来说,每场演出他最多给手下的人五百,还能挣三千,对他来说这是很可观的收入;对魏达来说,一百场下来二十万到手。

“那我回去先把人攒起来,啥时候签合同,您随时叫我过来”,汪大海心满意足的离开,虽然还是有点担心装台时间的问题。

对于这个事,魏达其实早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现在还没到时候,等进剧场合成结束拆台的时候,有些景就不进行完全的拆解,拆到能装进车厢就行,下次装台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无非就是原本的车肯定会装不下了,这个也好办,再加一辆车就可以了,运输这块又能增加一笔费用,一样会有魏达自己那份的。

魏达看着汪大海走远的背影,又点起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兜里手机嗡的震了一下,是韩灵发来的信息:我妈病了,要请几天假,能不能帮我跟导演说说?

同类推荐
  • 贵国北街

    贵国北街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写一些我外公的事情。转眼,外公已经去世十五年了,我开始正式的和外婆收集外公的资料,趁着外婆还记得,开始碎碎的记录。
  • 追寻幸福的定义

    追寻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什么?是衣食无忧的生活,是健康的身体,还是快乐过好每一天?对于在汶川地震,失去了父母的程依珺来说,幸福就是找到自己失散的弟弟妹妹。
  • 我的上海老布

    我的上海老布

    上海话里,老婆叫做“老布”。本书是一部讲述都市“剩男剩女”和“IT男”现象的小说。各种不易,BUG不断,道阻且长。外地IT男王有节和本地海归艺术女布礼,一对大龄男女在魔都上海,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姐弟恋”爱情故事?
  • 田上种春风花开一树明

    田上种春风花开一树明

    我的故事,应该从1988年开始,记忆中,那个年代,除了穷,就是饿!我是1983年10月出生的,我的出生,带给我妈不算多美好,因为我生活的那个地方,特别重男轻女,而且还穷,所以,奶奶不待见,妈妈无奈何,就这样被养着,嫌弃着。
  • 得你此生两不疑

    得你此生两不疑

    大一和风云学长恋爱,大三宣布订婚,毕业典礼前一天举办婚礼,婚后两年喜得一女,本以为生活会一直在别人的羡慕里继续,却在孩子出生后不到一年惨遭背叛…才发现曾经的一切不过是自己感动了自己的一场梦……堕落之际,一双手卡住了她,告诉她愿意带她重新开始逃离误区,待看清来者才发现是多金年下男一枚……十几年旧爱的忏悔和年下忠犬新欢的不弃,若是你你会选谁?
热门推荐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众仙纪元

    众仙纪元

    众神的黄昏,权利的末日。众生的曙光,仙的到来。旧力量的倾覆,新力量的诞生。各族天骄,亿万生灵,谁将成为新时代的开辟者.......
  • 假医天下

    假医天下

    人真的有下辈子吗?到底能活几次?转世还有上辈子的记忆吗?胖子告诉你,只要你想,只要你去寻找,真的可以再世为人!
  •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克雷洛夫寓言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 剑道叩仙

    剑道叩仙

    仙道,虚无缥缈,似有若无。剑也,百兵之君,杀人利器。且看少年以剑叩问仙道!
  • 永无天日的生活

    永无天日的生活

    “欢迎来到网络商店,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王林渊最终还是点开了那个网页,而接下来他即将面对,将是永无天日的生活......
  • 清伊

    清伊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谁的人生总是顺心如意,没有谁的夜晚总是美梦。
  • 效率在于行动

    效率在于行动

    十个完美的想法也比不上一个实际的行动,因为想象中的成功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位哲人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天赋、运气、机遇、才智、好习惯……但最重要的却是这一切要靠行动来实现。好的想法需要行动来支撑,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行动来实现,身体力行、极高的效率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备条件。
  • 天工杂货铺番外篇

    天工杂货铺番外篇

    本文是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天工杂货铺》的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