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24400000002

第2章 恶究竟是什么?

最初,我们谈到了“恶与创造”这个话题。对于那些简单地嫉“恶”如仇的人来说,有些内容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

后边还会不断举一些例子,教师也罢、父母也罢,焦急地排除“恶”以制造好孩子,结果却招来了更严重的“恶”。这个,也是我在一开始就想提请大家注意的。

说到“恶与创造”、“更严重的恶”什么的,至少得从根本上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恶”?应该怎么来定义它?这确是个难题。在基督教文化的圈子里,从遵从上帝指引的意义来说,可非常明确地判断善恶。这一点,算是方便的吧。可是,创造出至高至善的上帝,本身就没有考虑到还存在这样的可能:上帝这个概念里也可以掺进“恶”的因素。缺少了这个前提,即使在基督教的文化圈里,善恶也是个很难定义的问题。所以,“恶”也是宗教、伦理学的一个极端重要的课题,一直讨论到今天,并且还会没完没了地讨论下去。

不过,在心理学领域,到目前为止对“恶”好像没有什么专门的研究。这里,我想从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说说“恶究竟是什么”。

1.恶的心理学

在《恶的哲学笔记》(岩波书店,1994年)中,中村雄二郎说道:“恶,可以说从理论上还基本上没有得到解释”,“对于认识,恶是一个相当棘手的对手”。因此,除了一些例外,恶的哲学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那么,心理学又怎么样呢?笔者寡闻,到现在没有见识过《恶的心理学》,这很出人意料。但是琢磨一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也好像挺顺理成章。到了近代,心理学采用了近代科学的方法论来构筑学问体系,更倾向于把善恶这种主观性的价值判断从研究的对象中剔除出去。“恶”从一开始,就不在讨论的范畴内。因此,根本不可能出现“恶的心理学”。

而临床心理学,不得不面对人的主观世界。这是一门进了20世纪以后才发展的学科,也是我主攻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恶”,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此,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

是否存在恶?

在日本被称为某某某某“学”的,基本上是以欧洲为蓝本。那么我们就先看看欧洲,长久以来,一直持续着“是否存在恶”、“恶从哪里来”的论争。前边我们提到,若头顶上膜拜着至高至善的唯一的神,要说明恶从哪里来,真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神学中就形成了一个“恶是善的欠缺”这样的理论。上帝创造出的世界,本来是没有恶的,恶,只是以善的欠缺状态而存在。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思想。看看现实,恶,好像是存在的,可话说回来,至善的神为什么要创造出恶呢?于是,就有了神学中这样的思想。作为理论,想想好像也可以这么说。但一个人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切身感受到的林林总总,还是会让人想说一句:世上存在着恶。世上就是有那种只能称之为“恶棍”的人,再想想自己,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干了坏事。

回想一下小时候,有时在被父母训斥之前就已经感觉到自己做了坏事。后来再看着孩子们,也是这样。小孩子长到三岁左右,已经自己能感觉到做错事了。还会看到,孩子明知是错事,却故意去做,或者,动点小脑筋,想遮掩自己做的坏事。

下边介绍一首小学一年级孩子写的诗。

撒谎

乡田

今天没去学校

因为对妈妈撒谎了

撒了什么谎,我不告诉你

把妈妈惹哭了

我也哭了

妈妈说

没想到你是这么没有同情心的孩子

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

我好笨

好糊涂

做了这么蠢的事

我也悲伤

心也痛

就这样,妈妈还是紧紧地抱住我,说

儿子,妈妈最爱你

我再也不敢了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对自己的“恶”有非常明确的认识,自责的念头也很清晰。因为“恶”,孩子自己伤心,妈妈伤心发火。但在经历这件事后,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更加紧密。

看到这样的例子,我们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就先承认世界上是存在恶的,然后再思考人的心灵是如何活动的,从这里会产生什么,我觉得反倒更容易些。

破坏力

要想简明定义什么是恶还是蛮困难的。在前边提到的中村雄二郎的那本书里是这么来把握“恶”的:“恶是‘存在之否定’或者‘生命之否定’”。举个容易明白的例子:人们不是会把要杀自己的事物都认为是“恶”吗?对这样的恶,是一定要决战的。以此为出发点来思考的话,人类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存续,总是要集结为群体。这种群体就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凡是否定这个生命的,就是恶。

这也就成为把恶复杂化的因由。为了维持群体,必定需要一定的规约,违反了规约,就是恶。看上去很是单纯,破坏规约就意味着打乱群体秩序,危害群体的存续,只能是恶。那么,知道了恶是什么,人们是不是就不去做坏事了呢?事情又没这么单纯。这正是人的不可思议之处,明知不可行,偏要去行。

破坏秩序,明知对自己无益反而有害,可还是忍不住要去做。这一点,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没多大区别。面对现实中的这种状况,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恶的诱惑”、“恶的魅力”。原因我们随后再谈,首先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

当然,跟这种特殊的状况不同,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而造成了恶。前边写诗的小学生,很有可能是为了自己而撒谎。谎言对秩序的破坏力极强,破坏了群体的规约,当然被视为恶。

尽管恶的基准因文化而异,但可以说所有的文化都强调不可行恶。可同时,任何文化当中,恶人都不会绝种。我们不得不说:恶,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重要。

2.恶的二义性

恶不绝迹,原因在于人的心灵当中存在着恶。那么,当然也就可以说恶对人类生活有着某种意义吧。恶,具有不可思议的二义性。我们前边举了那么多例子,这个二义性,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恶与创造”?任何创造的背后都混杂着破坏性。我们生存的世界早已形成了应该有的秩序,在既存的秩序当中想创造出些什么,必定要破坏掉某种旧事物。当然,单纯破坏是没什么意义的。

恶的魅力

看看孩子们,踢踢空罐头,把纸箱子踩得稀巴烂,玩这些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咱们不谈通向创造的破坏这类令人费解的话题,只看孩子们做的这些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干着这些事情,没准儿会为将来的创造活动积蓄着什么。至少,不少人在小时候都感受到过恶所带来的魅力。

作为谈论恶的名文,可以举出赫尔曼·黑塞[13]的《德米安》。我在青年时代读的这本书,感铭至深无法忘记。《德米安》以《两个世界》开头,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少年。

“第一个世界,是我出生的家。不对,应该更窄,说实话,可能只包含我的父母。在这个世界里都是我很熟悉的,比如说父母,比如说爱情和严格,比如说模范和训练。柔和的光泽、光明、清纯都属于这个世界。这里,有着和善温和的语言、洗干净的手、整洁的服装和良好的习俗。”

这后边还有长长的欧洲新教意义上的“好家庭”的记述。这可以说是赫尔曼·黑塞自身体验的真实写照。然后,与第一世界相对应的第二个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

“但是,在我家里另一个世界也已经开始出现。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另一种气味、另一种语言。规矩不一样,要求也不同。在这个世界里,有女佣、有杂役,还有怪谈和丑闻。这里有着摸不着边儿的令人好奇的恐怖、迷惑、杂乱的暗流,屠宰场啊、监狱啊、醉汉啊、骂街的女人啊、下崽的母牛啊、病倒的马匹啊,还有强盗、杀人和自杀的故事。”

这里说的两个世界,简单明了,一个是“善”,一个是“恶”。如果问哪一个更有魅力?或许恶的一方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在《德米安》里,少年也是感觉到恶的世界的魅力,慢慢地被吸引过去。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恶的世界隐匿着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活力,不是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世界,但,有它诱人的地方,令人着迷。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相比较,善的世界充满着和平,无疑是好世界。但它总归是静态的,缺乏活力,甚至乏味、僵化。

这么一说,恶是生命力、是魅力,那么,恶不就成了善吗?话没有这么简单。当你面对恶所具有的破坏力时,那真可以说是恐怖。《德米安》的主人公在接近恶的世界时,真是在体验着毛骨悚然。

关系的解体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如题所示的一部伦理学的书,实在难懂,我们这些凡人真啃不动。不过,他的一个论点跟中村雄二郎的主张相通,认为恶是关系的解体。这确实是一个贴切的表述。想想恶尽管有着万千面相,但总存在这么一种“关系的解体”。

看着这个词,我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这不正应该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命题吗?追究根源,自远古以来,人类一直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活到现在。近代却把这个关系解体了,让人站到自然以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出了近代科学。或者说,人的存在原本保持着整体性,可我们冒大不韪,把心灵和身体解体,才带来了现代医学的进步。这里不就此话题展开了,不过,由这些事实我们也能参悟出恶的二义性。

因关系解体而产生了现代科学技术,若将之视为人类的进步而欢欣,这就是善。反过来,站在日渐得到人们重视的自然环境的立场上,科学进步对自然的破坏,无疑就跟恶联系在一起。这可以说,人性中,本质性地包含着反自然的因素,这可能是事情的根本。人一直保持自然状态,就没有今天的文明。但看看现今的状况,我们也没法毫无保留地为近代文明拍手叫好。

话好像离“孩子与恶”越来越远了。不过,到了今天,思考孩子的教育、成长等问题,不想到这一步,还真说不清楚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好。养育孩子,单纯地说“回归自然”,行得通吗?恐怕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吧。

3.根源性的恶

恶的二义性,永远也讨论不完。这么一来,就想说:单纯地排斥恶,会招来更大的恶。但是,先不论“恶”的一般性,话且具体到某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人,那么肯定存在着一种恶,不管怎么说都是恶,当事人绝对无法辩解逃脱。作为“恶的心理学”,承认这一点还是必要的。小学一年级的乡田小朋友说“我好笨、好糊涂、做了这么蠢的事”,就是承认了没有辩解余地的恶。

恶的体验

拥有成千上万读者的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就生动地描述了让人脊背发冷的恶。这是四姐妹的故事,简单地说一下吧。

年长的两个姐姐,梅格和乔跟男朋友罗礼去看戏。小妹妹艾美也想跟着去,可乔嫌她碍事儿,把哭着的艾美扔下就走了。艾美生气了,就把乔自己写的当宝贝一样收着的小说手稿给烧了。看着怒气冲冲的乔,艾美认错了,可乔绝不原谅她。

后来乔跟罗礼去滑冰,看着后边跟上来的艾美,罗礼说冰还太薄,让大家尽量靠岸边滑。乔听到了这句话,可是在后边的艾美好像没听见。这时候,乔心里的小小恶魔悄悄地说:管她听见没听见呢。结果冰裂了,艾美差点儿丢了小命,幸亏罗礼比较机灵给救上来。

乔崩溃了,自己心里的小恶魔作怪,差点儿杀死了小妹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全部都说给妈妈听了。

后续的故事进展先放一下。这种“恶魔的悄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听到过。这种可以说是“根源恶”的恶,一直企图捕获我们的心灵。这一点,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如果艾美不幸死掉了,我们哪还有心情在这里谈论什么恶的二义性。

我们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根源恶隐藏着这种可能性,经常在预想不到的时候露出它的狰狞面目。过后回想起来,自己做的事情毫无辩解的余地,人,也就是这样被懊丧、悔恨的心情击垮的。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关键时刻,站稳脚跟,守住自己的底线。

想要做到这一点,在孩提时代有机会体验一下深度的根源恶,知道有多么吓人,才会下一个坚定的决心:我再也不敢了。我认为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这种时候,大人们的应对方式,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的恢复

面对孩子体验到的恶,大人到底该怎么办?前边说的乡田小朋友的短短的几句话很说明问题。妈妈说“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也就是说,肯定有非常严厉的叱责,孩子也深深地反省了。但,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就这样,妈妈还是紧紧地抱住我,说:儿子,妈妈最爱你。”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关系的恢复。恢复后的关系,甚至比没出事以前更深。一边严厉地斥责犯了错误的孩子,一边还能恢复关系,这可能因为大人自己就体验过根源恶的恐怖。一定要严厉地断绝根源恶,尽管这样,还能不断绝与犯错的人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应该是爱在发挥作用。一个人与恶没有关系,成天净做好事,跟这样的人保持关系,就不需要谈论爱了。所以说,在“尽管这样”的时候,爱就登场。

这方面,《小妇人》里边讲述得更加具体。乔悔恨自己做的事情,在妈妈面前痛哭。面对孩子,妈妈说:“不要这么伤心了,这种事情妈妈也做过。”这时候,妈妈不是一个裁决者,而是作为一个有着同样体验的长辈在发言。而且还说到自己为了改正易怒的性格,花了整整40年。跟恶斗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母亲这样的态度支持下,乔和妹妹艾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也是非常成功的恢复关系的例子。往后,这姐妹两人的纽带,比以前更紧密了。如果说姐妹和睦当然是好事情,那么朝着好的方向努力就是了。但经常是经历了几乎要使关系彻底解体的恶,才更加强化了这个关系。人,就是有这种不可思议的特性。

不过,再怎么样,我们也不能说恶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小妇人》中,稍微出点差错,没准儿艾美就淹死了,那么乔一生都得活在杀死了小妹妹的罪恶感中。所以,大人们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根源恶的极端恐怖之处,教给孩子们怎么与根源恶做斗争。有的时候,很严厉的斥责也在所不惜。但是,斥责不等于跟孩子断绝联系,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对其简单地排斥,就走到邪道上去了。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限度,认识到这一点,对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是很有用的。在这样深厚的关系背后,恶也给我们看到它的两义性。

同类推荐
  •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本书主要针对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让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青少年之所以难以教育,不仅仅在于青春期本身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还在于很多父母未曾注意的、在青春期之前的家庭环境等原因,为孩子青春期问题的爆发埋下的隐患。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介绍成年之前,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父母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下篇从父母自身的教育出发,介绍不论孩子处于哪个成长阶段,都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孩子在18岁以前的父母阅读的教育书籍。
  •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孕前的充分准备,到孕期每一周准妈妈与胎宝宝的变化、营养“孕”味、日常护理、快乐胎教以及不适与疾病的应对,乃至分娩、坐月子、产后恢复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详细地诠释,以便指导准爸爸、准妈妈在各个时期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各种不同的保健问题,从而轻松地度过孕期的每一个阶段,顺利地迎接小宝宝的到来!
  • 不宠不娇,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不宠不娇,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养育一个很好女孩,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拥有一个出色的女儿,是天下父母的福气。然而面对这个天赐的娇柔公主,父母们都会有一个困惑:要怎样养育才能让她幸福?答案就是富养。
  • 妈妈当医生:防治宝宝疾病有妙招

    妈妈当医生:防治宝宝疾病有妙招

    让宝宝更健康更快乐是所有妈妈的心愿。本书从令妈妈们困惑的宝宝难题入手,对照每一种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家庭识病和养护方法,帮助妈妈们更好地对宝宝进行日常照顾,避免意外伤害,预防各种疾病。对于宝宝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几乎都有涉及。阅读本书,可以让妈妈们成为宝宝最好的医生,从容应对宝宝面临的问题。本书集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育儿防病的绝佳参考书。
  • 0-1岁婴儿养育一日一页

    0-1岁婴儿养育一日一页

    有了宝宝,世界上最美妙的体验也将随之而来,你的生活也将是另一番景象。面对宝宝,你要处理的实际问题有很多。《0-1岁婴儿养育一日一页》按天为单位,每天一个主题,讲述了婴儿在0~1岁的生长规律、护理重点、常见病的识别和家庭护理等内容,新生儿父母可以通读,也可以随着宝宝的成长对照着读,还可以按目录检索,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章节内容,让爸爸妈妈在轻轻松松中学会正确、科学地养育宝宝。
热门推荐
  • 阳光路过

    阳光路过

    两个女孩子平平无奇没有结尾的故事是蠢作者的处女作,文笔烂,更新佛,当作无聊解闷的应该还行吧。
  • 神棍仙妃上神哪里逃

    神棍仙妃上神哪里逃

    “算命,算姻缘,算八卦,算你婆娘改不改嫁,”原本空荡的九州仙山此刻异常繁华,因为今天是玉皇大帝为天界第一云轩战神庆功的日子,这类似于神棍一般的声音传自天界唯一一位声名狼藉的女仙君——月千梓。“这位小仙君,我看你骨骼惊奇,细皮嫩肉,是哪位星君坐下的小弟子,与我道来,我去收了你如何?”人群中有人小声说道:“司命,这是云轩战神,不可撩……”
  • 天火焚荒

    天火焚荒

    罪帝历六千三百年,春,浩然天下封禁。众生境界倒退,天道法则压制更胜从前,万族哗然。浩然天下,进入前所未有的末法时代。有一少年,自大荒走出,以身藏剑,想同这天下,讲讲自己的道理。
  • 变种崛起

    变种崛起

    变种人的战斗,各种能力的碰撞,当时代终结的丧钟响起时,唯有铁和血才能铸造新的时代。
  • 古代魔法师

    古代魔法师

    穿越并非是运气,而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老子是异界魔法师,穿越到古代学会了牛X的古武术,魔法与古武术结合,修为突飞猛进。老子跺一跺脚就能震撼整个武林,招一招手就引来各路侠女,什么魔教圣女、部落公主、家族千金、掌门的漂亮女儿、小家碧玉等美女,通通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待我巩固了后宫,再去收拾那些眼中钉肉中刺,凡是欺负我女人的,全部剁了喂狗。
  • 枪吟

    枪吟

    【创新玄幻,火爆来袭】生于乱世之中,诸侯雄踞一方,门派林立,动乱纷纷。是为国,还是为家?世间兵器千万种,唯我神枪傲天下!且听一声枪吟,让天地万物胆颤!
  • 岁月皆如初

    岁月皆如初

    短篇作品集,不定时更新,喜欢请收藏。曾经十七岁的她以为深爱可以战胜一切,她也曾幻想自己喜欢的人也会喜欢自己,如今她却明白不是所有的一厢情愿都可以到最后两情相悦。就像在南方她再没有看到过自己喜欢的雪。——替你看一场雪有些人真的只能陪伴走一段路,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这一段路上,大家都是快乐的,不就是最好的结局吗?——小温柔。
  • 画江湖之灵主

    画江湖之灵主

    《画江湖之灵主》是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继大型三维成人武侠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三维武侠动画。故事以一种令人意外的形式展开,残酷的江湖充斥着血雨腥风。主人公怀揣着心中的信念踏上旅途,而他即将迎来的又是怎样一番严峻的考验百度贴吧:若森联盟
  •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亮剑》前传之魏和尚传奇。------------我知道,很多人爱看爽文,爱看重生者带着系统横扫千军。不过真实的抗战是相当残酷的。抗战不是游戏,更不是儿戏!没有系统,没有异能,面对穷凶极恶杀气腾腾的鬼子兵,凭借自己的一双手,一杆枪,同样也能抗日!《亮剑》里的魏和尚,性情耿直,嫉恶如仇。武艺超群,浑身是胆。在遇到李云龙之前,他,已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
  • 冬雨转雪,零下一度

    冬雨转雪,零下一度

    【宠文,欢迎入坑】“喂!你变态!”兰悠雪猛地推开他。某男邪魅道:“既然都这么说了,总该付出点行动吧?”本来是她追他,但是后来发誓再也不会死皮赖脸地跟着他,可没想到反而被反追了。说他是冰山,对不起他这个暖男;说他是暖男,对不起他的名字。自从和他闹掰后,想方设法远离他,从内心至动作言语开始排斥他,逼着自己喜欢上别人,和他以兄妹的方式相处。被一个毫无血缘的哥哥夜夜偷偷霸爱,怎么有种“小偷小摸”的感觉?不对!偶是受害者!